空气中的分子态氧溶解在水中称为溶解氧。水中的溶解氧的含量与空气中氧的分压、水的温度都有密切关系。在自然情况下,空气中的含氧量变动不大,故水温是主要的因素,水温愈低,水中溶解氧的含量愈高。溶解于水中的分子态氧称为溶解氧,通常记作DO,用每升水里氧气的毫克数表示。水中溶解氧的多少是衡量水体自净能力的一个指标。 判断水中溶解氧含量的高低: 1、看鱼情:水中缺氧,鱼就浮头,这样的水域,含氧不足。如果没有鱼浮头,但有鱼特别是饵鱼在半水或草下悬浮不动,那也表明水中含氧不足,亦应果断转移。不同种类、不同大小的鱼对缺氧的忍耐力也不相同。鲫鱼的忍耐力较强,在溶解氧十分少的情况下仍能坚持较长时间。其他鱼种的耐氧力依次为鲤鱼、青鱼、草鱼,鳊鱼的耐氧力较差,水中含氧稍微下降,它逃得较快。不论哪种鱼,鱼体越大,耐氧力也越大、浮头较晚,但当缺氧达到一定限度——低于1毫克/升时,鱼越大,死得越快。 2、看水情:与空气接触的水面越大,溶解量也越多,如果风吹水面,波浪连绵,不但接触面增加,而且波卷浪翻,把空气搅拌于水中,溶解氧会成倍增加。如果水面被水草大面积覆盖,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小,这种水域的溶解氧含量就微乎其微。氧气溶解于水与水温也有关系,水温越高越难溶解。遇到气压很低、无风或风很小的闷天气,阳光直射水面,热量不易散发,水面温度上升很快,不但造成蒸发,使上层水域中的氧分子逸出,而且沉积水底的腐殖质受热迅速分解,在分解过程中一方面消耗了中、下层水体中的溶解氧,另一方面产生了沼气等有毒气体,水面便冒出一串串水泡.就时间而论,早晨晚上水中的溶解氧含量比中午高,但在养鱼池,早上水中的溶解氧含量比中午低,下午3时左右为较高。就水面而言,明水面比水草下含高。风浪水面比静水面含量高。就深浅说,浅水比深水含量高。当然,这是指一般情况,如属特殊天气、特殊情况则另当别论。 3、看鱼的呼吸:鱼的呼吸越快,证明鱼缺氧,那时有厌食、少运动、跳缸等现象发生,就要注意了随时可能出现危险。 4、一闻:闻水的气味,好水有一种清香味,鱼多时带一点点醒味,但水含氧量不足时容易出现臭味,用手摸后难以去掉此味,缸养越多,味越重。
本文连接://www.yongyuehn.com/newss-124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