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值又称酸碱度,是衡量养殖水质的重要指标。 在养殖用水中,pH值直观地反映了水质的变化,如藻类的活力、二氧化碳的存在状态等,可以从pH值的大小和每天的变化来推断,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pH值也是影响虾生长的重要指标。在养殖初期,特别是入苗时,如果pH值过高,则入池的虾苗将很难或无法蜕壳,影响虾苗的正常生长速度。 在养殖的中后期,尤其是高密度养殖的高位池,由于有机物的含量较高,水中的藻类老化较严重。如果pH值过低,虾的蜕壳时间会延长。蜕壳后,新壳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正常。恢复的时间越长,虾就越危险。被袭击致死、偷死等都会在这段时间发生,哪个虾大就死哪一个。 在富营养化的水体中,容易出现低氧或缺氧现象,此时软壳的虾很容易受到细菌和病毒的侵袭,导致各种疾病。 因此,在水产养殖过程中,测量水体的pH值是一项日常管理工作。 测定pH值的方法有很多,其中试剂法简单易懂,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生产中。pH值为7时,水质为中性,既不酸性也不碱性。当pH值小于7时,水质呈酸性。pH值大于7,水质呈碱性。 大家经常关心的是,既然说水的pH值要保持在7.2到8.2之间,那么“如何调节pH值”呢? 而大家经常忽略的是如何测量水的pH值?怎么使用这些测定值? 我们在很多塘口发现,大家都在“认真地”测PH值,存在最大的问题是: 1、缺乏测量记录:当我们仔细观察或查询时,会发现大部分池塘都没有记录,几乎不可能找到这个池塘的连续测量值。因此,现场只能根据现场人员的“口述”来估计最近一段时间内水体pH值的变化。 2、测量时间不定:大部分塘口只测量一次。很多养殖的朋友没有记住,正常水的pH值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一般早上水体pH值偏低,随着光照的增加,pH值会随着光合作用的增加而升高,直到下午才开始下降,到了第二天早上,pH值达到了最低点。 3、测量结果闲置:很多测量完成了,就像是完成了一项工作,没有将测量结果与水体变化、藻类变化等水体其它指标进行汇总,进行水体的综合分析与判断。 在这里提醒大家: 1、数据会说话,测定的数据一定要及时综合分析,才能发现问题、预测问题,提出预防对策。 2、测定数据一定要记录,标明测定时间。我们经常在塘口询问情况时,由于现场人员无法提供历史记录,导致情况误判、处理措施偏离,时有发生。 我们简单举个例子: 大家知道,养殖水体是由浮游生物、细菌、有机物质、无机物质、养殖对象等组成的整体,生命活动在不停地进行着。因此,水质指标也就随着养殖水体内各种生物、物质的变化而变化。 通常我们测量pH值,每天需测量两次,早晨6-7点和下午3-4点各测量一次。这两个时间点测量的pH值是存在一定的差值,它体现了养殖水体浮游生物的活力,光合作用的强度等等。 如果两次测定的pH值变化值比较小,可能说明:藻类老化或死亡,光合作用在减弱。这时就要采取措施,处理水体,以免造成缺氧等养殖事故。 接下来,我们再简单谈一下引起pH值变化的原因。 1、 换水:外源水的pH值与塘内养殖水体的pH值经常会有差异。换水量过大,则会引起塘内水体pH值的剧烈变化; 2、 天气不同,pH值也在变化。晴天白天光合作用消耗掉了水中大量的酸性二氧化碳,pH值会升高;而连续的阴雨天或晴天会导致pH值过度变化。所以,要特别注意夏季连续阴雨、暴雨后的“晴空万里”,是非常危险的天气。 3、 环境污染:雨水中酸性物质过多含量过高(酸雨)所引起现的倒藻,导致pH偏低。 4、 水体较肥:藻类繁殖过于旺盛,光合作用强烈,消化大量的二氧化碳,导致pH偏高; 5、 清塘处理:过多使用石灰清塘,也可以导致pH偏高。 6、 底部恶化:池塘底部沉淀的鱼虾的粪便、饲料残饵和死亡的池塘生物等,使底部有机物累积过多,腐败菌厌氧发酵,使池塘底部酸性物质含量过高,导致pH降低。 这里不一一例举。 总之,水体的pH值变化,受到自然条件变化、水体内各生物系统平衡变化、人为施加因素变化的影响。 因此,“调整养殖水体pH值”,不是简单地“pH值低了,加点碱性物质;pH值高了,加点酸性物质”,就可以简单解决的。 个人观点:水产养殖生产中,水体、养殖动物、菌类、藻类、其它水生生物、饲料、粪污等构成了一个复杂的“自然 + 人工”生态系统。对其中一个指标的调整,一定要考虑到系统中其它成员的协调性,否则难以奏效。 本人建议的调整方法,为水体内生物系统平衡调整。 1、调整藻类:采用追(减)肥、培藻的方法,使水体内藻相达到新的平衡。保持水体的pH缓冲能力; 2、加大生物改底力度,像增加芽孢、乳酸菌、硝化及反硝化菌等的泼洒量和频次,分解处理富余有机物。补菌的同时,要注意补碳和微量元素; 3、养殖中后期,一定要保持水体一定的“肥度”。这一点,在养殖中后期一般都难以做到,特别是“高位池”。所以,极容易引起缺氧泛塘的养殖事故。或许,养殖后期将水位降低,不失为一种可以考虑的方法。
本文连接://www.yongyuehn.com/newss-121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