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是一个炙手可热的行业,也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行业,尤其是在发展迅速、人口众多的中国。许多人靠着水产养殖走上了致富的道路。水产养殖业对环境的要求非常高。要想规模化发展,离不开科学的手段。传统的水产养殖业在科学养殖、疾病防治、产品安全和高效养殖基地管理等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也成为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和进入国际市场的瓶颈因素。因此,利用智慧水产养殖迫在眉睫。 所有耗氧生物的生存、生长和繁殖都离不开氧气。空气中含氧量高且稳定,约占21%,因此对陆生生物的缺氧威胁很小;而水中的溶解氧量小且多变;一般情况下,淡水中的饱和溶解氧只相当于空气中的含氧量的1/20,海水中的含氧量更少。因此,水中溶解氧的多少已成为水生动物生命现象和生命过程的限制因素,是水产养殖中比较受关注的水质因素之一。 溶解氧的作用: 1、溶解氧有助于增强水生动物的免疫力 水中充足的溶解氧有助于提高养殖动物的耐受性,增强它们对环境压力的抵抗力。处于持续低溶解氧环境中的动物免疫力下降,虾蜕壳困难,养殖动物生长缓慢,对病原体的抵抗力大大减弱。 2、充足的溶解氧可以减少有毒化学物质的产生 水体中对养殖对象影响较大的有毒有害物质主要有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甲烷等,在溶解氧充足的情况下不易生成。 溶氧不足的危害: 在水产动物病害中,细菌性疾病的病原多为条件致病菌,水中溶解氧是重要的限制因素。许多病原菌需要厌氧环境才能繁殖。另一方面,水体缺氧会导致水生动物免疫力下降,进而爆发疾病;当水体中的溶解氧充足时,厌氧菌的繁殖就会受到抑制。因此,在实际生产中保持水中足够的溶解氧是预防水产疾病的良好措施。水中的溶解氧也会影响水中的细菌相。如果水中的溶解氧不足,好氧菌将无法发挥作用,甚至因竞争性抑制而被厌氧有害菌取代。这样,致病菌占优势的话,养殖动物就很容易生病。 对于水产养殖行业中溶氧量的监测方法: 水质溶解氧传感器具有测量准确、使用方便、维护简单的优点,是水产养殖、水环境监测等领域中常用的传感器。对养殖环境实时准确监控,确保水产品的健康,提高水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对于水产养殖业溶解氧的控制方法: 1、加强池底清淤消毒,合理安排放养密度 有条件的情况下,每两茬水产养殖生产之间应疏浚干塘,塘底用生石灰消毒,翻耕暴晒。放苗时,应根据养殖品种、水体条件、进排水能力、设备配置、管理水平、预期产量和规格等,合理安排放养密度。过高的密度会导致个体动物之间的“氧气竞争”,降低生产力,并可能降低经济效益,同时增加管理难度和风险。 2、选用优质饲料,采用科学的饲喂技术 一般来说,粪便和饵料残渣是集约化池塘最大的有机污染源,有机物降解消耗大量氧气。科学饲养技术要根据天气、水质、动物饲养和生长情况严格控制,并随时调整饲养量,宜少量多次,避免过量投喂产生残饵。在鱼塘中使用投饵机以及投喂膨化浮性颗粒饲料也有助于减少残饵。 3、控制藻类的生长繁殖,提高自然增氧效果 浮游植物的光合释氧是池塘水中溶解氧的重要来源,在很多情况下甚至是主要来源。但过度增殖的藻类会因夜间剧烈的呼吸作用而消耗大量水中的溶解氧,造成严重后果。 4、掌握水中溶解氧动力学,灵活进行人工增氧 在高密度池塘养殖中,人工增氧是养殖成功的条件,也是除饲料外最大的养殖成本部分。考虑到用电成本,通过溶解氧传感器实时监测水质中的溶解氧,合理开启曝气器,减少过度开启造成的能源浪费。 5、清除野生鱼虾,及时排放污水 池塘中的非养殖动物(如野生鱼、虾、螺类等)不可避免地与养殖动物在营养和水体环境方面竞争,导致养分流失、环境恶化等危害,包括减少水中溶解氧。池塘和水源带来的野生鱼虾在放养前应尽量杀灭,养殖过程中进行清除。符合条件的,应经常补充新水,同时排放污水。
本文连接://www.yongyuehn.com/newss-1063.html
|